云南省2023年第三批新能源项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地方投资与消费、促进产业融合与就业、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以下为具体分析: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云南省新能源装机已超6000万千瓦,新能源已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此次第三批新能源项目的全容量并网,将进一步优化云南省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
带动地方投资与消费: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其已规划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40万千瓦,截至2025年一季度,曼恩、八角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总投资超25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直接拉动了地方建材、运输、设备制造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促进产业融合与就业:西双版纳州通过“茶光互补”模式,在茶园地上方架设光伏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开发。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促进了茶业与光伏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总承包企业优先雇佣当地农村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提升电力供给能力:随着新能源项目的不断并网发电,云南省的电力供给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助于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为云南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云南省的绿色低碳发展。例如,西双版纳州“茶光互补”光伏项目投产后,计划年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替代传统燃煤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0万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逾5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