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阳光电源逆变器服务商    

阳光组串逆变器、阳光户用逆变器,阳光并网逆变器、阳光集中式逆变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姚经理
  • 电话:18520143666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四川:到2027年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800亿元!
新闻中心
四川:到2027年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800亿元!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4        返回列表

到2027年,四川省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将超过4000亿元,力争达到4800亿元,这一目标已明确写入四川省经信厅与省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该规划作为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产业基础、目标设定、实施路径三个维度为光伏产业链的突破性增长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产业基础:全国前三的集群优势

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已聚集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形成以成都、乐山、眉山为核心的产业走廊,通威太阳能、晶科能源等全球头部企业扎根四川,硅料及中间品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全省已建、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达5125万千瓦,其中“三州一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为产业链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目标设定:4800亿元的营收突破

规划提出“双目标”体系:

  • 基础目标:2027年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

  • 冲刺目标:力争达到4800亿元,占全省新能源产业链总营收(超5000亿元,力争6000亿元)的80%以上,凸显光伏作为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地位。

这一目标与四川省“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质开发基地、国家级氢能示范高地)的总体布局高度契合,旨在通过光伏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带动风电、氢能等关联产业协同突破。

实施路径:五大维度构建增长引擎

  1. 技术创新攻坚
    聚焦电子级多晶硅、光伏玻璃、银浆等环节产能短板,巩固多晶硅和高效电池片技术优势。规划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国省级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推动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等前沿产品研发。

  2. 产业链升级行动

    • 延链补链:解决坩埚、电池组件等环节配套不足问题,提升产能利用率;

    • 筑峰强链:梯度培育链主企业、链核企业和重点链属企业,谋划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现代化项目;

    • 重大项目攻坚: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基础能力升级项目,如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

  3. 智能绿色转型
    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例如,通过“光伏+制氢”“光伏+制造业”等模式,实现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应用,力争建成10个以上示范项目。

  4. 应用市场拓展

    • 集中式开发:加速“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

    • 分布式布局:大力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市政工程光伏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

    • 跨界融合:探索“水风光发电+氢储能”等新模式,拓展氢能交通、工业替代等应用场景。

  5. 政策生态优化
    设立新能源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高效太阳能电池、大规模制氢装备等领域。同时,通过差异化电价政策、土地指标倾斜等措施,破解工业用地储备不足、资金保障困难等瓶颈。

战略意义:从规模扩张到生态重构

四川省光伏产业链的突破性增长,不仅将巩固其全国前三的产业地位,更将通过“链式发展”重构新能源产业生态:

  • 技术辐射:以多晶硅、电池片技术优势带动全国光伏产业升级;

  • 市场引领:通过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示范,为全国新能源消纳提供“四川方案”;

  • 绿色转型:以光伏为支点,推动交通、工业等领域氢能替代,加速碳达峰进程。

2027年4800亿元营收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四川省光伏产业将从“规模领先”迈向“价值引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20143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