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于2025年8月7日宣布对进口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调查背景与申请方
申请方:美国行业协会“the Alliance for American Solar Manufacturing and Trade”提交申请,主张进口产品对美国国内光伏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
调查机构:美国商务部负责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负责产业损害初裁。
二、调查范围与产品
涉案产品: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whether or not assembled into modules)。
海关编码: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8541.42.0010和8541.43.0010项下产品。
三、调查时间线
2025年8月7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调查。
2025年9月2日:ITC预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
若裁定损害成立:调查将继续推进。
2025年10月13日:美国商务部预计作出反补贴初裁。
2025年12月26日:美国商务部预计作出反倾销初裁。
四、贸易数据与影响
2024年进口规模(据美方统计):
印度:约7.9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约4.2亿美元(部分报道提及另一数据为3.4亿美元,可能因统计口径差异)。
老挝:未明确具体金额,但位列调查对象。
潜在影响:
对涉案国家:若调查裁定倾销或补贴成立,可能面临高额关税,影响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
对美国市场:短期可能保护国内光伏产业,但长期可能推高光伏成本,延缓能源转型进程。
对全球产业链:加剧全球光伏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
五、调查背景与动机
美国光伏产业保护:近年来,美国多次对进口光伏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旨在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减少对进口依赖。
全球光伏贸易紧张:此次调查延续了美国对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引发涉案国家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全球光伏贸易摩擦。
六、后续关注点
ITC初裁结果:决定调查是否继续推进的关键节点。
美国商务部终裁:若裁定倾销或补贴成立,将确定具体关税税率。
涉案国家应对:可能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或反制措施回应。
全球光伏市场反应:企业可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规避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