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7月17日-23日)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2.23%-12.4%,价格区间为4.5万-4.9万元/吨,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涨幅达8.92%。本轮价格上涨主要由政策推动行业“反内卷”、供给端实质性收缩及需求预期改善共同驱动,但短期内供需基本面支撑仍显薄弱,价格或维持震荡上行态势。
价格走势:多晶硅与工业硅同步上涨
多晶硅价格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从上周的4.07万元/吨涨至4.6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23%,最高价达4.90万元/吨。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从3.90万元/吨涨至4.4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7.32%。
历史对比:2025年6月下旬,N型复投料价格曾跌至3.44万元/吨,创近年新低;7月以来累计涨幅超35%。
工业硅价格
主力合约收盘价从8745元/吨涨至9525元/吨,涨幅8.92%;全国综合价格涨至9378元/吨,其中新疆、云南、四川综合价格分别为9298元/吨、10122元/吨和9950元/吨。
上涨原因:政策、供给与需求三重驱动
政策推动行业“反内卷”
2025年7月,国家层面多次发文整治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硅料企业响应政策,报价调整为“不低于全成本”,避免恶性价格战。例如,东方希望集团声明7月以来未出现低于成本价的出货行为。
供给端实质性收缩
产能退出:自2024年以来,国内累计已有9家多晶硅企业停产检修,2025年上半年又有4家企业停产,目前仍在生产的企业仅剩9家左右。
开工率低位:7月多晶硅产量预计约10.5万吨,8月小幅增至11万吨,但行业整体开工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需求预期改善
下游采购意愿回升:硅料企业集体上调报价后,下游企业担心价格继续上涨,提货积极性显著提高,导致硅料厂库存水平大幅下滑。
硅片价格跟涨:本周183N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05元/片,环比上涨22.09%;210RN硅片涨至1.15元/片,环比上涨15.00%。硅片企业减产降负荷计划推动供应缩减,提价动力增强。
市场影响:产业链情绪回暖,但供需矛盾仍存
行业情绪转向积极
硅料价格反弹带动产业链情绪回暖,市场对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的预期升温,企业提前布局产能储备。
硅片环节因前期价格跌幅较大(较2024年峰值下降超35%),在成本压力下开始试探性调涨报价。
供需基本面支撑薄弱
供给增加预期:北方大厂前期检修矿热炉复产,南方地区复产积极性提高,工业硅产量有增加预期。
下游需求未明显回暖:终端需求尚未出现大规模回暖迹象,集中式电站项目推进速度低于预期,组件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0%-70%。
库存压力仍在:行业库存压力未完全缓解,预计工业硅现货价格上方空间不大。
未来展望:短期震荡上行,长期关注供需平衡
短期价格走势
硅料价格将维持观望中小幅震荡上行态势,但涨幅受限。若下游硅片企业因成本高企而停产或减产,硅料价格才可能真正走强。
硅片价格已初步达成涨价共识,后续报价可能进一步上调,但需观察下游电池、组件等终端的接受程度。
长期行业趋势
随着产能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硅产业有望构建更加均衡的供需关系。
具备新技术迭代能力的光伏设备企业(如N型技术相关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推动行业向高效、集约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