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阳光电源逆变器服务商    

阳光组串逆变器、阳光户用逆变器,阳光并网逆变器、阳光集中式逆变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姚经理
  • 电话:18520143666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全线上涨,组件端成交博弈激烈,具体表现及原因如下:
新闻中心
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全线上涨,组件端成交博弈激烈,具体表现及原因如下: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一、价格全线上涨的产业链表现

  1. 硅料环节

    • 价格涨幅:截至2025年7月17日,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达4.17万元/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10万元/吨,环比上涨15.2%。

    • 驱动因素:企业长期亏损运营(单吨净亏损超8000元),为清库存导致价格远低于综合成本,企业通过提价至成本线以上以符合法规要求。此外,多晶硅期货价格大幅上涨(2508合约从30400元/吨涨至40000元/吨上方),反映行业对供需改善的预期。

  2. 硅片环节

    • N型182(130μm)硅片均价1.00元/片,周环比+13.6%;

    • N型210(130μm)硅片均价1.35元/片,周环比+14.4%;

    • N型G12R(182×210mm)硅片均价1.15元/片,周环比+15.0%。

    • 价格涨幅

    • 驱动因素:上游硅料涨价传导成本压力,叠加硅片厂商严控产出(去库进度提升),供需关系改善。头部企业通过“指导价格”支撑报价,但行业实际成交价格尚未完全提升至指导价水平。

  3. 电池片环节

    • 182 TOPCon电池片均价0.25元/W,周环比+8.7%;

    • 210 TOPCon电池片均价0.26元/W,周环比+8.3%。

    • 价格涨幅

    • 驱动因素:硅片涨价推动电池片成本上升,企业跟进调价。但下游组件订单能见度差,电池片涨价持续性存疑,部分垂直一体化厂商对上调报价持抵触心态。

二、组件端成交博弈激烈的核心矛盾

  1. 价格分化与僵持

    • 一线厂商:分销商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报涨1-2分/W,实际成交价格中枢在0.65元/W上下。

    • 二三线厂商:议价能力弱,仍采取低价吸单策略,报价区间在0.59-0.63元/W。

    • 终端需求:国内光伏装机需求透支(1-5月装机接近200GW,5月单月装机93GW),集中式需求未启动;海外进入夏休期,需求回落,欧陆组件价格因低价产品涌入而下修。

  2. 博弈焦点

    • 成本传导能力:组件环节需将上游涨价压力传递至终端,但电价下调影响项目IRR(内部收益率),终端对组件价格容忍度有限。

    • 订单策略差异:头部大厂接单较优(遗留交货任务支撑),二三线厂商订单能见度差,被迫降价接单。

三、行业背景与政策影响

  1. 产能过剩压力

    • 截至2024年末,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均超1100GW,而2025年全球与中国光伏市场乐观需求量分别为600GW和250GW,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2. “反内卷”政策成效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后,工信部引导行业依法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多晶硅企业通过自律限产(月度供应维持在9万吨左右)和联合挺价(N型多晶硅报价回升至4.3万-4.9万元/吨),形成行业协同性,价格波动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推进”。

  3. 市场情绪与资本反应

    • 7月8日,A股光伏产业链概念股近30只个股涨超10%,光伏玻璃、逆变器等细分板块龙头全面飙涨,反映市场对行业供需改善的预期。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20143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