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阳光电源逆变器服务商    

阳光组串逆变器、阳光户用逆变器,阳光并网逆变器、阳光集中式逆变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姚经理
  • 电话:18520143666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光伏暗夜 港股开启“第二人生”?
新闻中心
光伏暗夜 港股开启“第二人生”?
发布时间:2025-03-29        浏览次数:2        返回列表

政策与市场动态

  1. 政策驱动复苏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2月召开座谈会,33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共同控制产能,旨在结束价格战。多晶硅价格已反弹超10%,显示产业链价格企稳迹象。

    • 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新政,细化分布式光伏管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尽管中央补贴退出,地方政策(如北京、深圳)仍提供地方性支持,刺激短期需求。

  2. 市场需求回暖

    • 全球光伏需求预计2025年同比增10%,中国新增装机或超300GW。新兴市场(如中东、非洲)需求激增,支撑行业增长。

    • 分布式光伏在政策支持下成为主力,叠加“531节点”前抢装潮,推动组件价格回升至0.7元/瓦。

港股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1. 股价反弹与估值修复

    • 2025年初,光伏板块出现显著反弹,福莱特等龙头股涨幅超17%。行业周期拐点初现,券商普遍预期节后需求回暖将带动价格修复。

    • 港股市场受政策利好提振,但需注意小票股风险,部分尾部企业因业绩亏损可能退市。

  2. 技术迭代与降本增效

    • N型电池(TOPCon、BC)市占率超80%,单晶硅效率突破35%,推动高效产品溢价。

    • 硅料成本下降叠加技术升级,行业盈利修复预期增强,但短期内价格战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风险与不确定性

  1.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风险

    • 2024年光伏产业链亏损严重,部分中尾部企业变卖资产或转型。尽管有自律公约,但产能出清需时间,价格战可能反复。

    • 组件价格未完全传导上游涨价,库存压力仍存,需求持续性待观察。

  2. 外部政策与市场波动

    • 光伏出口面临贸易壁垒(如巴西提高进口税率),美国对东南亚产能的反倾销政策影响需求稳定性。

    • 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及降息周期可能影响资本支出,进而影响港股流动性。

结论:港股光伏的“第二人生”是否成立?

  • 短期机遇:政策托底、需求复苏、技术升级共同推动行业周期拐点初现,港股光伏板块反弹或持续至Q2。

  • 长期挑战:产能过剩、价格战风险、出口压力仍需警惕,技术迭代速度决定企业分化。

  • 投资建议:关注龙头股(如晶科能源)及技术创新企业,规避尾部标的;密切跟踪政策变动与市场需求数据。

光伏行业在港股市场:政策托底、技术突围与“第二人生”的曙光

一、政策驱动:从“暗夜”到“黎明”的转折点

  1. 行业自律与政策托底
    2024年12月,光伏行业协会联合33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明确控制产能、稳定价格,标志着行业从“内卷”向“理性竞争”切换。多晶硅价格已从低位反弹超10%,硅片、电池片环节涨幅超10%,产业链价格企稳信号初现。
    国家能源局2025年新政细化分布式光伏管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尽管中央补贴退出,但北京、深圳等地仍提供地方性支持,叠加“531节点”前抢装潮,短期需求爆发。

  2. 市场需求:全球与本土双轮驱动

    • 全球需求: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698GW(同比增10%),中国贡献超300GW。新兴市场(如中东、非洲)需求激增,巴西光伏进口税率调高至25%,倒逼本土制造加速。

    • 国内复苏:分布式光伏在政策支持下成为主力,2025年占比或超50%。“531节点”前工商业项目抢装,组件价格回升至0.7元/瓦,Q2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二、港股表现:龙头领涨与估值修复

  1. 股价反弹:周期拐点初现
    2025年初,光伏板块反弹显著,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三日内涨幅超17%,Wind光伏指数三周涨超5%。券商普遍预期节后需求回暖将带动价格修复,但需注意:

    • 小票股风险:部分尾部企业(如阳光能源)因业绩亏损可能退市,港股市场呈现“龙头领涨、尾部承压”分化。

    • 估值修复空间:龙头股估值仍处低位(如晶科能源PE仅5倍),技术升级和盈利修复或推动估值回升。

  2. 技术迭代:降本增效与溢价空间

    • N型电池主导:TOPCon、BC电池市占率超80%,单晶硅效率突破35%,推动高效产品溢价。

    • 成本下降:硅料价格跌至4.6万元/吨(较2023年高点跌超80%),叠加技术升级,行业盈利修复预期增强。但短期内价格战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组件价格未完全传导上游涨价。

三、风险与不确定性:警惕“第二春”后的“倒春寒”

  1.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风险
    2024年光伏产业链亏损严重,部分中尾部企业变卖资产或转型。尽管有自律公约,但产能出清需时间,价格战可能反复。组件库存仍处高位,需求持续性待观察。

  2. 外部政策与市场波动

    • 出口压力:巴西提高进口税率,美国对东南亚产能的反倾销政策影响需求稳定性。

    • 全球经济复苏:降息周期可能提振资本支出,但若复苏不及预期,港股流动性或承压。

四、投资展望:龙头与技术双主线

  1. 短期机遇

    • 抢装潮红利:Q2前分布式项目需求集中释放,关注组件、逆变器等终端环节。

    • 龙头估值修复:晶科能源、福莱特等龙头股受益于技术溢价和市场份额提升。

  2. 长期布局

    • 技术迭代:N型电池、BC组件、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

    • 出海与本土化:东南亚、美国等地产能布局,规避贸易壁垒风险。

结论:港股光伏的“第二人生”已现曙光,但需系好安全带

  • 乐观因素:政策托底、需求复苏、技术升级共同推动行业周期拐点初现,港股光伏板块反弹或持续至Q2。

  • 谨慎视角:产能过剩、价格战风险、出口压力仍需警惕,技术迭代速度决定企业分化。

  • 操作建议

    • 短期:参与龙头股反弹,关注抢装潮受益标的。

    • 长期:布局技术领先企业,规避尾部风险标的。

    • 风险提示:密切跟踪政策变动(如美国反倾销)、市场需求数据(如Q2装机量)及技术迭代进度。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20143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