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
通知在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提到,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承接“发输储用造”全产业链、“研产装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相关产业。东部以江苏、福建等省份为重点,承接海上风电装备、光伏逆变器产业。中部以江西、湖南等省份为重点,承接储能系统、氢能装备产业。
2025年,围绕加快建设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液压装置、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紧盯风光电项目,重点招引风电光伏关键核心部件项目及系统集成企业。全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2亿元。到2030年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85亿元。
全文如下: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
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5〕1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3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
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围绕国家所需、甘肃所能、未来所向,加力实施“四强”行动、聚力做好“五量”文章,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拓展跨省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着力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要目标是:2025年底,全省工信领域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4400亿元以上、增长15%,新签约项目1600个左右;2023年、2024年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签约项目开工率70%以上。到2030年底,全省工信领域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较2025年翻一番,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明显改善、承接能力持续提升,吸引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凸显,形成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项目对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成为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的“首选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二、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优化行动
(一)打造兰白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区。以兰州市为中心,推动兰白区域产业链互补协同,促进强省会资源要素集约化、产业协作高效化。兰州新区立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构建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白银市延伸有色、化工产业链条。定西市强化中医药等特色产业。
(二)打造河西走廊新兴产业承接区。河西地区以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核技术应用等产业为重点承接方向,推动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三)打造陇东南电子信息和能源化工承接区。陇东南地区以电子信息制造、电工电气、能源化工等产业为重点承接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打造南部绿色生态产业承接区。甘南州和临夏州围绕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招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