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国内光伏企业和海外光伏扩产确实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分析:
一、1月国内光伏企业聚焦新技术
技术迭代与创新:
国内光伏企业逐渐告别盲目扩张,转而聚焦技术创新。BC、HJT、钙钛矿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热点。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1月国内光伏签约、开工、投产项目中,涉及新技术的项目占比显著增加。例如,润马光能二期项目投产后将年产12GW高效光伏电池及8GW高效光伏组件,其中N型产能占比较大。
签约、开工、投产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国内光伏签约、开工、投产的光伏项目达到多个,其中涉及新技术的项目占据重要地位。
签约项目包括新疆单晶硅拉棒切片项目、合盛硅业云南昭通光伏制造基地项目等;开工项目包括润马光能12GW电池+8GW组件项目、平煤隆基BC电池项目等;投产项目则涵盖了TOPCon、HJT、XBC、钙钛矿等多元技术路线。
技术协同效应: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渗透和普及,技术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例如,退役锂电池回收技术可降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间接提升光伏配储的经济性。
此外,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进一步推动了光伏从单纯装机规模扩张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二、海外光伏扩产聚焦印度
政策激励与市场需求:
印度凭借政策激励与旺盛需求,成为光伏扩产的热土。ALMM、PLI、DCR等政策驱动本土光伏产能迅速扩张。
印度光伏企业如Waaree Energies等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例如,Waaree Energies位于古吉拉特邦的5.4GW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已于2025年1月6日开始试生产。
扩产项目与投资:
据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海外光伏签约/规划项目中,印度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印度规划的光伏项目规模约4.8GW,涉及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多个环节。
具体来看,印度光伏制造及EPC企业Jupiter International官宣新增3GW硅片产能;Pennar Industries与Zetwerk Manufacturing宣布在印度成立太阳能组件制造合资企业;Surya International宣布将在奥里萨邦建设一座500MW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工厂等。
市场竞争与趋势:
随着印度本土光伏产能的迅速扩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光伏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同时,印度市场的旺盛需求也为国内光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企业可加强与印度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1月国内光伏企业聚焦新技术创新与发展,而海外光伏扩产则主要聚焦在印度市场。这两个趋势共同推动了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